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
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21:39:24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概述
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(Viral Nervous Necrosis, VNN),又称病毒性脑视网膜病(Viral Encephalopathy and Retinopathy, VER),是由诺达病毒属(Betanodavirus)引起的严重水产动物传染病,主要危害海水鱼类(如石斑鱼、鲈鱼、比目鱼等)的幼体和成鱼。该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组织的坏死为主要特征,表现为螺旋式游动、体色变黑、摄食减少及高死亡率(可达90%以上),对全球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病毒通过垂直传播(亲鱼→卵/仔鱼)和水平传播(水体、工具、病鱼)扩散,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疾病防控至关重要。
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项目

检测项目主要围绕病原体确认和疾病诊断展开,包括:
1. 病原检测:针对病毒RNA或结构蛋白的直接检测;
2. 抗体检测: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宿主抗体反应;
3. 组织病理学检查:观察脑、视网膜等组织的空泡化坏死病变;
4. 流行病学监测:对养殖环境、亲鱼及鱼卵的病毒携带状态评估。
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方法

1. 分子生物学检测
- RT-PCR/实时荧光定量PCR(qRT-PCR):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RNA聚合酶基因(RNA2区)或衣壳蛋白基因(RNA1区),灵敏度可达10²-10³拷贝/μL。
- 等温扩增技术(如LAMP):无需精密仪器,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。
2. 血清学检测
- ELISA:利用抗病毒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;
- 免疫荧光(IFAT):在感染组织切片中定位病毒颗粒。
3. 病理学检测
- 组织切片经H&E染色后观察脑、视网膜的典型坏死病灶,结合电镜技术可观察到直径25-30 nm的病毒粒子。

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检测标准

国际标准
-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WOAH)《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》规定: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项:
a) PCR阳性+组织病理学阳性;
b) 病毒分离阳性+血清学验证。
中国标准
- GB/T 36193-2018《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诊断规程》明确:
- 样品采集需取脑、眼及脾脏组织,-80℃保存;
- qRT-PCR阈值循环数(Ct值)≤35判为阳性;
- 要求实验室符合生物安全二级(BSL-2)标准。
欧盟标准
- 依据Regulation (EC) No 1251/2008,对进出口鱼苗实施强制性PCR检测,阳性样本须销毁并溯源。

检测质量控制要点

1. 采样避免交叉污染,使用RNase-free器具;
2. PCR实验需设置阳性对照(如pGEM-T-VNN质粒)和阴性对照;
3. ELISA检测需验证抗体特异性,排除与其他诺达病毒的交叉反应;
4. 病理学诊断需由至少两名专业病理学家独立判读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